材料图:盛装的蒙古族牧民在内蒙古乌拉盖三座山敖包祭祀 中新社发 刘文华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20日电(记者李爱平)内蒙古社会科学院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该院课题组日前对内蒙古自治区敖包进行专项普查,共调查到3747座敖包的有用信息,其间70座敖包被确以为“闻名敖包”,这也代表着我国内蒙古敖包数量初次有了清晰统计数据。
材料显现,敖包是蒙古语,意即堆子,意为木、石、土堆。旧时遍及蒙古各地,多用石头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树枝垒成的,今数量已大减。原来是在广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路途和境地的标志,后来逐渐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求丰盈、家人美好安全的标志。
音讯指,在此次普查中,该院课题组调查到比如萨满敖包、女人敖包、墓冢敖包、蒙汉合祭敖包等特别类型敖包的详细材料,发现了书敖包、歌手敖包、摔跤手敖包等新的敖包类型,为深入研讨敖包文明积累了丰厚的第一手材料。
据悉,该课题组依据敖包文明的特征,以“陈旧的敖包、有较大影响的敖包、有特征的敖包,有故事的敖包、大型共祭敖包”为闻名敖包规范,经专家会议评定,确认70座敖包为内蒙古闻名敖包。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以为,敖包普查及内蒙古闻名敖包的评选,关于深化内蒙古敖包文明研讨,传承、宏扬敖包文明蕴涵的崇尚天然、天人相谐、祝愿吉利等人文精神,将会发生活跃的含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