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体育在线网址

新视野丨墙绘师走进新疆乡村 为美丽田园添色

发布时间: 2024-07-23 04:25:58 发布于: 农家乐蒙古包

  当艺术墙绘遇上美丽乡村,便会演绎出独属农村田园的独特韵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区乡村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内心装满了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走进乡村,用画笔和颜料扮美乡村,为乡村旅游增添亮色。

  这群人以前被叫作壁画师,现在他们有了自己专属的职业名称——墙绘师。近日,记者走近这个群体,明白他们邂逅乡村的故事。

  6月18日,游客们路过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青格达湖乡天山村的特色墙绘街拍照打卡。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马蓓摄

  金色的向日葵、撒欢的奶牛,正在劳作的农民、挂满枝头的蔬菜……古尔邦节假期,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青格达湖乡天山村的特色墙绘街成了游客的打卡点,墙绘与装饰一新的农家乐、村头巨型卡通玩偶相映成趣。

  “这里的颜色还要再加深一下。”墙绘师姚慧和她的小组成员,拿着颜料桶和笔刷,对一面以天山村实景为主题的墙绘进行最后加工。

  姚慧是从成都来新疆工作的一名墙绘师,有着12年的从业经历。“墙绘师最大的特点是到处跑,哪里要求我们就去哪里。”今年5月,在青格达湖乡天山村的邀请下,姚慧带着团队来到这里,历时一个月,打造了一条极具特色的人工手绘一条街,共计11面墙绘,以天山村种植富硒西瓜红红薯和水稻为特色,还原农民种植场景。

  “墙绘师队伍里,除了科班出身的,也有热爱绘画把墙绘设计当成爱好的人。”姚慧所说的,是青格达湖乡的工作人员张亚诺,也是此次天山村墙绘的总设计师。美术专业毕业的她将自己的爱好与工作结合,想方设法为美丽乡村添色。

  蓝天白云下是大片的麦地,在远处雪白的博格达峰映衬下,天山村的红色房顶更加艳丽。“这就是我办公室楼下的景色。”张亚诺打开手机中的相册,一张张天山村的实景照片在她的设计下,变成了虚实结合、具有宫崎骏风格的浪漫乡村图景。

  拎着大包小包,爬高上低,风吹日晒是墙绘师的日常。今年49岁的腊春红就是因为热爱绘画,从园林行业转行成为了一名墙绘师,她常年游走在南疆各地,累并快乐着。

  2019年,一次的偶然的机会,腊春红走进了南疆农村。“村子里的人都十分喜爱我的墙绘。他们围观、合影,跟我交谈,让我也非常振奋。”腊春红说。

  墙绘师的从业者都是怎样的人?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勇说:“有科班出身的高校美术或者设计专业的学生,也有原本从事美术与设计类相关职业的人群兼职从事墙绘。墙绘作为一种新兴起的产业,因其高额的薪酬以及创作设计的自由度,吸引了慢慢的变多的人加入了这个行业。”

  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阿图什镇下迪汗拉村村民家门口,腊春红(左)临摹的《千里江山图》成了当地村民拍照打卡的地方。马红胜 摄

  一入墙绘深似海,这是很多墙绘师入行后的感慨。对于腊春红来说,墙绘已成为她热爱并愿意付出全部努力的事业。

  腊春红来到南疆的第一幅墙绘作品就是《胡杨精神》。当时她被安排到一位村民家的外墙上绘画。这户人家的女主人不苟言笑、沉默寡言。日常里一颗梨、一碗拉面成了她们彼此最淳朴的交流方式。但当作品正式完成那一天,女主人穿上了精致的裙子,头上戴着鲜艳的布玫瑰,在墙画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那幅墙画点燃了她的热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不就是我做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吗。”腊春红说。

  自那以后,腊春红每到一个村,都会建议在村委会门口画两幅主题墙画,一幅是万里长城,一幅是胡杨。“一个代表着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一个代表着新疆各族儿女顽强拼搏,这是我想通过墙绘表达的意义。”腊春红说。

  对于绘画的主题和内容,她选择最多的是人文景色和国学文化。她将旷世奇画《千里江山图》复制到墙上,让中国山水画的优秀作品走进百姓视野。“年纪较大的老人很少走出村子,我想把这些风景画在他们出门就能看得见的地方,让他们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腊春红说。

  豆奋波是来自昌吉市的一名墙绘师,让他引以为傲的作品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土墩子农场的团场发展史。

  “从军垦第一犁到拖拉机,再到联合收割机,后来建设了完善的加工厂、高速路、高铁……团队5人历时两个多月完成了这幅作品。”豆奋波说,整个作品呈现了团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至今的重要场景,共计3000多平方米,展现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团场的职工看到后都觉得很自豪。

  “我想尽全力去绘制好每一幅墙绘作品,让墙绘为观众讲述当地的民风民俗、发展历史、人文故事。”豆奋波说。

  李勇认为,墙绘师作为公共空间装饰和美化的重要力量,能够提升环境的品质和吸引力,给受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他们借助自身审美经验和艺术审美规律,通过墙绘作品传达情感、讲述故事,对营造丰富多彩的视觉环境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塔城地区裕民县新地乡前进村,墙绘师王林与其小组成员绘制的巨幅国潮3D墙绘区。图由前进村村委会提供

  小桥流水、青瓦白墙、国潮动漫、充满文艺气息的标语……塔城地区裕民县新地乡前进村,毗邻省道317线,位于通向巴尔鲁克山景区的必经之路上,今年已接待近4万名游客。

  3年前,前进村利用项目资金和村民资金,对村里的民房和墙体做改造,增加墙体彩绘5000多平方米。王林作为当地的一名墙绘师,参与并见证了前进村的大变样。

  2014年,31岁的王林从新疆艺术学院版画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墙绘行业,“刚入行时接了很多商业项目,虽然收入可观,但总是找不到这份工作的意义,直到我回到了农村。”

  “刚开始画的时候,很多村民不太理解,尤其是老年人,认为我们就是在墙上乱涂乱画,就是胡闹。”王林回忆说,为了证明给村民看,他深挖当地文化亮点,采用民间传统文化和潮流相结合的设计,把当地村民习以为常的生活画面通过画笔和颜料复制到墙上。

  如今,一进前进村,就能看到巨幅国潮3D墙绘区、熊大熊二亲子游乐区。走到村子的幽静处,还有农耕文化体验区、小白杨哨所文化体验区。“无论什么年龄段,来到这里都能找到精神上的共鸣。”新地乡党委副书记贺文文说,昔日默默无闻的前进村,现在成了城乡联动的典范、田园风光的诗画网红村,展现着乡村振兴的魅力。

  从一开始的不被理解到如今成为最受欢迎的人,王林用一幅幅作品,逐渐赢得村民的认可。如今,他的业务拓展到裕民县百余个乡镇。

  “通过特色墙绘营造网红打卡地,能形成更多乡村名片,为新疆带来更多的旅游机会,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墙绘师为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李勇深有体会。

  “前几年我到和田农村调研,看到一户人家院子的墙上画着一幅比较抽象的图画,这家的老大爷告诉我,这是孩子们在孝敬老人的场景。”李勇回忆说,通过墙绘,即使不认识字的老大爷,也能够看懂画面所表达的意思。

  李勇认为,目前新疆打造旅游强区,为墙绘行业带来了不少机遇,新疆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资源,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墙绘师能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优势,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需求,通过墙绘讲好新疆故事,充分展示大美新疆的文化魅力,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热爱新疆。”